首页  文章详情  
临庐产业园项目管廊主体结构在全线率先贯通
  •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18-12-07
  • 浏览次数:5406
  • 分享到:


近日,随着综合管廊主体最后一仓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分公司安徽临庐产业园项目管廊主体结构顺利贯通,成为本项目中第一个完成主体结构贯通的施工单位。

安徽临庐产业园二期管廊工程为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个PPP管廊项目,管廊将污水管、给水管、燃气管、诸多电力管线等纳入其中,从源头上解决了地下管线“乱毛线”现象,分公司在本项目中承担86个施工节段共计2160米管廊施工,占本项目管廊总长度4115米的52%。

 

施工进度后来居上 获多方认可

2018年6月份签订合同以来,项目部坚持“局部推进整体”的思路,加快开始主体施工。项目部协助分包队伍将施工班组合理划分,为效率高的施工班组进一步配置资源,提高施工效率,通过表扬先进、对标管理,将节段施工周期由最初的20天缩短到9天,施工高峰期更是创造了1个月完成24个管廊节段施工的佳绩。

对比早8个月进入正常施工阶段的其他兄弟单位,项目部后来居上,率先完成管廊一层主体结构施工。获得了厦门市政开发总公司、总包单位及当地管委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打破紧箍咒确保安全零事故

 项目所在地临近村庄,村民通行道路横穿管廊,普通段管廊基坑开挖深度约6.5米,面对2千米的深基坑以及与村民的交叉通行,安全问题一直是环在项目部头顶的“无形金箍”。项目部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加强管理检查、每日巡查,开展隐患排查,建立长效安全生产机制,加大整改力度,终于平安度过项目的安全高风险期。

在腾富交口施工期间,基坑开挖到10米深度时,钢板桩接缝处赫然发现一处直径约100毫米的泉眼,为保证基坑安全,项目部人员每日监测、跟进钢板桩变形情况,根据变形值分别有针对性的采取加强支撑、回灌、混凝土封堵等措施,保证了基坑的安全施工。正是项目部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将日常工作逐一落实,保证项目安全零事故。

 

多措并举 突破商混公司统一调价防线

自项目开工以来,地材价格飞涨,临泉县七家商混公司联合起来纷纷发调价函要求各施工单位按照市场价进行结算,而不再执行当地信息价,临泉县诸多单位纷纷接受调价函,同意商混价格随行就市。

为打破商混公司的价格垄断,项目部一方面与签约商混公司商谈,另一方面在隔壁县寻求商混公司合作并积极与政府沟通,协调相关部门放开对外地商混公司的限制。在管廊施工期间,项目部商混单价一直按照合同执行,没有突破合同单价,并且保证了现场的施工进度。

项目部重视物资核销工作,主体混凝土施工时不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抽查,确保商混出厂数量,同时及时对设计量与实际使用量进行对比,分析量差,及时与商混公司及分包队伍进行协调,对超耗方量找出责任方并进行相应扣款。

 

 

两金压降工作卓有成效

项目实施期间,除按期足额收回计量款外,项目部以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材料大幅度涨价、项目资金短缺为由,在项目进度质量获得总包单位认可的前提下,奋力争取,计量款支付比例10月份起由合同付款比例75%提高至85%,进一步缓解了分公司资金可利用率。

项目努力打造“质量效益型项目部”,坚持对主材损耗进行把控,通过持续努力,管廊主体结构钢筋及混凝土用量均控制在损耗之内,混凝土方量甚至在设计方量以内,圆满的完成了分公司下达的损耗指标。

 

冷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