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马銮湾片区生态修复(一期)工程项目“百日会战”成果显著
  •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18-11-20
  • 浏览次数:5005
  • 分享到:

1542680409991827.jpg

1542680422389666.jpg

1542680431351428.jpg

    马銮湾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是区域重要的绿色屏障和生态廊道,在完善城市海绵体系、优化公共活动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如期实现一标段竣工目标,项目部于近日组织开展“百日会战”,成果显著,现已完成工程项目的81%。

   该工程位于厦门西海域西北隅,形成典型的海湾地形特征。马銮湾新城规划面积37平方千米,分期在片区范围内进行生态修复,吹填形成一“心”两岛(中心岛、集美岛)及6个生态岛链,清淤理出8平方公里水域,使新城未来呈现山清水美、城湾相融的生态宜居风貌。

   由于该项目地处交界,涉及村庄众多,海湾附近渔民多养殖,“征拆后未退养”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工程开展。海湾内长期养殖产生的渔网、钢丝绳等长年累月地堆积在深层土体里。工地绞吸船进入作业时,如遇“渔网阵”,铰刀头被这些东西缠住,极易锁死。每天每艘船舶平均施工2小时就需清理一次铰刀头,清杂时间占绞吸船总施工时间三分之一,工程项目一度“搁浅”。

   在清淤中发现成片黏土集中区,绞吸船效率低下,与预计清淤量偏差严重。项目部通过查看设计地质资料中的黏土层标高范围,发现了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土层情况严重不符。原来,由于养殖的复杂性导致勘查单位在前期地勘中困难重重并出现了较多偏差。项目部立即组织勘查单位对地质进行复核并调整了清淤施工工艺。

   受重大会议影响,工程项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粒砂不进”。项目有600多万方的回填量,如此窘境,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为了避免缺砂带来的停工问题,项目部与业主共同商讨,提出了换砂为土的建议。在得到有关部门同意后,项目部立即着手将围堰砂换成土。重大会议期间,“一砂难求”但是“土却易得”。如此“换砂为土”摆脱了原材料匮乏的困境,项目部在有限的条件下成功化解危机,巧为“无米之炊”。

   清淤回填作业,绞吸船是“主力军”,铰刀铰松海底的土壤,与水混合成泥浆,通过吸泥管吸入泵体并由管道输送至纳泥区。施工中,绞吸船在远离纳泥区的深湾进行铰泥,这样就使得输送距离过长,工效低下。不同的纳泥区,绞吸船需要不断变换位置,这样“一动一往”就是时间的浪费。

   在施工竞赛中,项目部创新了技术方案,形成“挖运吹”作业。将绞吸船放置在近湾,增加水上挖机船进行挖泥作业,然后通过泥驳运送至绞吸船,绞吸船再吹填到纳泥区。这样的流程就相当于给绞吸船进行“二次喂料”,缩短了排距,提高了施工效率。绞吸船不用费工夫地“来回跑”,回填量从一天5000方达到了15000方。